香豉本性沉重,糜熟而使轻浮,苦甘相济,引阳气以上升,驱阴邪而外出,作为稀糜,调二散,虽快吐而不伤神。心悸而烦,是寒伤神、热伤气矣。
阳并于上,阴并于下,火不下交于肾,水不上承于心,此未济之象。不呕不渴,是里无热,故于桂枝汤加桂以治风寒,去芍药之酸寒,易附子之辛热以除寒湿。
脉浮而滑为阳,阳主热。所以然者,内外俱虚故也。
本自汗出,本小便利,其人胃家之津液本多。若未经汗下,津液未伤,三阳合病,轻证惟宜柴葛解肌汤,清解三阳可也。
而阳明之热,自内达外,有热无寒。石膏大寒,寒能胜热,味甘归脾,质刚而主降,备中土生金之体,色白通肺,质重而含脂,具金能生水之用,故以为君。
要知风湿与伤寒之身疼不同,伤寒身疼无止时,风湿相搏而痛,多在日晡时发。脉浮、发热、无汗,麻黄证尚在,即是表不解;更兼渴欲饮水,又是热入里。